尝试了刺绣、熬粥、卖鸡蛋,如今他点“草”成金

作者:李颖 倪筱荣来源:学校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8日点击数:2064

在一间100多平米的创客工作室内,装裱考究的《四大美女》《梅兰竹菊》《八骏马》等一幅幅画作挂满了整面墙,一位穿着“五毒”辟邪图案衣裳的小伙端坐桌前,将吸管粗细的麦秆浸泡、熏蒸、上色、漂洗后,用剪刀剖开,用熨斗烫平,抛光去膜,再将纸片状麦秆,依照此前画好的图案裁剪、雕刻、拼接、粘贴、装裱。龙腾虎跃与万马奔腾、娇艳欲滴与苍翠挺拔、婀娜多姿与可爱呆萌,从他手中孕育而生,这些画有一个统一的种类名称:麦秆画。

90后小伙郭畅旭,就是这间麦秆画创客工作室的主人,也是常州市麦秆画唯一传承人、常州恒驰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专职从事“非遗”麦秆画的设计、制作与传播工作。





专注


一、学校创业宣传栏激发的创业兴趣

说起“非遗”传承人,很多人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群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古董,很难与标新立异、个性张扬、追求时尚的90后划等号。出生于1996年的郭畅旭,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2018届毕业生。今年7月,他带着他的“非遗”创业项目“执杆为画,非遗新生——小麦秆做出了大文章”,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二等奖。

郭畅旭的创业梦想,源自他刚入学时学校创业宣传栏里的一张创业海报。海报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文化节系列活动,有“GYB&SYB”创业培训、创业校友交流会、“BOSS”课堂、店铺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郭畅旭报名参加“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培训。半年后,他通过了考核,晋升第二阶段“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

创业梦想一旦被激发,很多人都会夜不能寐。郭畅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刻不能耽搁。他找父母要了2万元启动资金,跨出了他创业的第一步。

二、他熬出的粥,连他自己都不想喝

郭畅旭创业,曾尝试过刺绣、熬粥、卖鸡蛋。

甘肃庆阳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也是郭畅旭的故乡。父母在庆阳经营一家“前店后厂”的香包店,专卖手工刺绣的香包。庆阳的风俗,让香包在当地很有市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造屋迁徙等都会用到香包,祛邪纳福,必不可少。郭畅旭利用家庭优势,从香包店进香包、刺绣等手工艺品,快递到常州,在学校周边、旅游景点附近摆摊售卖。刚开始生意倒也不错,他还凭借这个创业项目,参加了校级创业大赛,获得了三等奖。那一次,他的创业辅导员严田田老师为他的项目取了个雅致的名字:“行走的艺术——民间工艺品展卖”。

后来,这种地域性极强的工艺品就开始“水土不服”了。经过考察,郭畅旭发现学校周边早餐铺生意红火,他决定尝试做早餐生意。志同道合的两位同学也加入进来,三个大小伙一起洗手作羹汤。他们捧着“养生营养”类书籍,经过上百次的研制,熬制出了营养养生粥。粥熬好了,粥的成分经分析营养挺好,可那口味却连他们自己都不想喝,店铺自然无人问津。卖鸡蛋吧!他们选择那种天然的、野生的、绿色环保的鸡蛋,健康又养生。但山里的鸡蛋好是好,运出来价格不菲,加之鸡蛋是易碎品,稍有不慎,就血本无归。生意之惨淡,郭畅旭至今谈起来,那张苦笑的脸仍然像摔碎的鸡蛋。


他曾经销售过从父母那里进货的香包

 

三、为拜师学艺,他周游列国

摆地摊卖香包刺绣,开早餐铺卖粥卖鸡蛋,均以失败告终,多次尝试让他增长了经验,磨砺了意志,培育了他永不放弃的精神。郭畅旭感到越是困难之时,就越意味着黎明时刻即将到来。

大二暑假,也是机缘巧合,妈妈让他去陕西跟一位民间手工艺人学艺。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麦秆画就完全着迷了。半个月后,虽学艺不精,但已经能做一些工艺不太复杂的画作了。他早在12岁时就帮家里用电脑设计、制作刺绣图案,与生俱来的绘画功底和做精细活的潜质,让郭畅旭感到麦秆画应该就是带着他冲破黑暗的那颗启明星。

为提高麦秆画制作水平,他又到徐州找到了做麦秆画的彭师傅,听说拜在彭师傅门下的门徒有50多个,他交了3000元学费,师从彭师傅学了八天手艺,顺利出师。一幅摆在创客工作室门口的《孔雀图》,就是当年他练手时的作品。这幅画作让彭师傅感慨不已:“你是我所有徒弟中最有悟性的一个,学习时间不长,但做出来的东西跟做了20多年的老手艺人一样。”

回到常州后,武进电视台播出了一档介绍麦秆画的电视节目,电视中的麦秆画师傅通过电视寻找传人。于是他骑着电动车,到距离学校40多公里的魏村找师傅。两个多小时的电动车车程,逢人就问、逢门就敲的“地毯式”排查,终于从大海里捞到了针,他找到了麦秆画手艺人王艾青。在王艾青的书房,有两幅立体麦秆画,《风染寒谷》和《翠羽琼丝》,经历了40多年的岁月,画面依然保持着最初的鲜活与灵动。这是王艾青最早的麦秆画作品,也是王师傅与麦秆画结缘的开始。


师傅王艾青谈起徒弟郭畅旭,笑逐颜开

 

郭畅旭说,王师傅的制作工艺更原始,更复杂,但做出来的作品更立体、更灵动、更具光泽感。

此后的两年里,从常州最南端的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到最北端的新北区魏村,每个周末总有郭畅旭风雨无阻、骑车奔波的身影。王师傅看到了郭畅旭的坚守,不但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午餐。

郭畅旭拜师学艺的足迹印在了义渠戎(今甘肃庆阳)、秦国(今陕西西安)、宋国(今江苏徐州)以及吴国(今江苏常州)等多个诸侯国,他与孔夫子周游列国传道不同,郭畅旭周游列国,为的是拜师学艺。


他在回忆周游列国拜师学艺的故事

 

四、“现代数字技术+工匠精神”,让他点“草”成金

在王艾青看来,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并不难,只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有一份足够的耐心便可出细活,只是这份耐心不是人皆有之。“相比同龄人,郭畅旭不浮躁,能沉得下心来。他能够长时间专注地做麦秆画,所以他做得也最好。”

师傅们的肯定,更坚定了郭畅旭创建一家专做麦秆画公司的信心。回校后,他申请入驻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该基地是学校为大学生搭建的集创客训练、创业培训、创业实战、创业帮扶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里有专业的导师团队,他的麦秆画项目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严田田等多位老师“多对一”指导,反复打磨技艺,精心优化业务,让郭畅旭感到自己创业的春天即将到来。孵化成熟之后,他创办了常州恒驰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干起了与“非遗”有关的事业。

麦秆画工艺品的价值,与选材和做工密切相关。做工是粗糙还是精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王师傅说,一幅做工考究的麦秆画,必定是剪裁圆滑流畅,熨烫粘贴平整,色泽自然灵动,内容生动传神,富有美感并能触发想象力。

郭畅旭传承了王艾青师傅的传统技艺和选材方法,又助之以90后全新的思维。他能结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将传统手艺和潮流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赋予麦秆画新的内涵。他的麦秆画,有融入传统故事元素的,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有体现时代潮流的,如《小猪佩奇》《哪吒》等;他还将麦秆画印制到陶器、瓷器、石碑上,做成形状各异、形态不一、突破传统的现代手工艺品。

在制作方式上,有“大师创作限量版”,即由大师构思创作图案,手工制版、制作;有“电脑制作批量版”,即按照现成的电脑图案,手工制版,再用他创造的一套标准化、程式化的制作模式,进行批量生产。不论是限量版,还是批量生产版,在郭畅旭心中,每一件麦秆画都是精品,因为每一件作品都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出来的。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周礼考工记》上说,所谓工匠,就是集传承和钻研、专注与磨砺于一身的人,他们享受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成就感。一件麦秆画诞生后,郭畅旭会放在手里端详良久,如慈父对待自己的孩子般,舍不得放下。那天我们轻轻走进他的创客工作室,从侧面看到他对着麦秆画专注的神情,突然心有所悟:这不就是一位现代工匠的人物造型吗?


工匠是这样练就的


用麦秆制作的四大美女


透过公司玻璃窗,可以看到他的麦秆材料 

 

现代数字技术和工匠精神的结合,让郭畅旭点“草”成金。倚仗这项重新焕发青春的古老民间手艺,他的公司开始出现活力:经营才1年,公司已开始盈利,上千幅麦秆画作品,远销各地。

作为90后“非遗”传承人,业余时间,郭畅旭会到中小学开设麦秆画手工课,到大学开讲座,到老年大学授课。现在,郭畅旭正在思考如何传播“非遗”,让麦秆画技艺福惠百姓的业余生活。

 

所属二级学院:电气工程与技术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15机电335

班主任:鲁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