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2023—2024年度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名单,学校推荐上报的2项案例全部入选。其中,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链上党建”聚合力 “红盟引擎”深赋能》获得机制创新类案例二等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红链赋能:职教深耕姜下村“一核四维”振兴行动》获得活动创新类案例二等次。
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依托“党建引领、要素循环、开放共享、跨界融合”,用党建链串起教育链,提升人才链、激活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促进城产教科创融合发展。组织联建蓄势能,实施“新能红盟”行动,为促进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活动联办添动能,与共建组织联办活动,围绕四个“一”形成互带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联建共赢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搭建“红链赋能”组织联动体系,以基层党组织联动为引擎,通过构建“一核四维”协同机制,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达成“振兴乡村”与“立德树人”双向互哺。党支部与姜下村共建,组建“校地党员先锋队”,共管项目、共过组织生活。通过“产业”“文化”“生态”“人才”振兴四维齐抓共管,构建乡村振兴实践新进路。
近年来,学校各级党组织找准专业特点和工作特色创新治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以“一三五”党建工作体系为引领,持续深化“生态赋能型”党建工作模式,立足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创新“新能红盟”“红心启萌”等党建工作品牌。学校先后培育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江苏省党建工作示范校1个、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1个、江苏省特色党支部1个。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对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在夯实既有党建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重点打造更多彰显特色、兼具示范价值的党建创新项目,推动学校党的建设实现质效双升、全面创优,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政治动力与组织活力。(审核:王迎春、李颖、杨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