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二年的坚守诠释辅导员职责
【个人经历】
张书贵,男,中共党员,1982年10月生,国家助理职业指导师,三级创业咨询师。2009年6月河海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毕业后,任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学院辅导员至今,成为学校在岗时间最长的辅导员之一。他创新构架,开发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于一体的“工程师训练营”专题思政课,紧扣工匠精神与专业特点打造“工匠党支部”。任辅导员12年来,他先后负责学生党建、心理、就业、创业、招生等6个模块,累计服务5届学生共2000余人。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10年来,他带领“工匠党支部”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江苏省优质党支部等荣誉。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持、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思政类论文多篇。因工作出色,他先后获学校年度综合考核优秀4次,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常州市红十字会驻常高校“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称号等荣誉。
【工作思路】
一、首创思政元素融入“工程师训练营”
2012年智能控制学院成立“工程师训练营”,为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储备人才,为防止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引领的情况,张书贵萌发了在针对“工程师训练营”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想法。通过调研“训练营”的教育组织实施情况、追踪参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经过近一年谋划,2018年张书贵首创面向“工程师训练营”的专项思政德育课。该课程立足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点,以培养更多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大国工匠”为目标,注重品德、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养成,跨部门跨专业跨学校组建教师团队,课程内容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纪律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因地制宜实施情景式、案例式、活动式等教法,建设学生真心喜爱,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专项思政课程。
二、独创PECCW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在十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张书贵始终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初心,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出PECCW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实际活动项目为载体,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践为统领,融理论实践一体化,构成一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套环和高效路径,打造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从项目立项、运行、监督和评价考核,一整套流程有效解决了校园活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受众范围小的问题,成为“三全育人”的一个有效着力点。
三、构建让学生成为“兼职”辅导员的能力培养模式
张书贵在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开辟了以个人全面成长为出发点,发挥学生干部桥梁与纽带作用的培养管理新路径。他优化选拔机制,重视团队培养,强化学生干部队伍文化内涵建设,先后设立“学生单科辅导员”“辅导员助理”“院长助理”“书记助理”等岗位,挑选部分学生加入“校长学生助理团”,使之有机会参与到学校建设和学生管理的各个领域,扮演“兼职”辅导员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为学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四、领衔“工匠党支部”,极力打造工匠文化
智能控制学院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培养了受到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的大国工匠邓建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张志东,江苏工匠韩迎辉等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张书贵始终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国工匠”们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养成。2020年6月,依托韩迎辉江苏工匠工作室,张书贵向学校申请将自己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支部更名为工匠党支部,以工匠工作室成员为主要成员,创设全省为数不多的以“工匠”命名的党支部。通过开展“工匠大讲堂”、“小工匠”技能竞赛、“工匠文化节”等活动培育三大精神,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
【育人实效】
一、助力“工程师训练营”,获国赛15金
得益于“思想与技能”双结合、双培育、双引领,学院每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培养了十多位金牌教练和近百位全国大赛获奖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迄今为止,“工程师训练营”已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15金6银1铜的优异成绩,在江苏同类院校中排名前列。
二、活动项目多次获奖,激发团队活力
2019年度党支部《“德技并修 铸魂育人:思政元素领航‘工程师训练营’”主题党日活动》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020年党支部获评江苏省优质党支部。工匠工作室负责人韩迎辉先后获江苏工匠、省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劳模等荣誉称号;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党员罗嘉俊因表现优异获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称号;具有5年入伍经历的学生党员张硕撰写的《红马甲与军大衣》在“疫情下的中国”江苏高校大学生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普职融通 职业启蒙——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联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先后被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卫视等省市级媒体报道。2020年申报实施的《守护“来自星星的你”——自闭症儿童关爱与康复服务》获常州市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10多年来,每年数次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家电维修公益活动,在解决社区群众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弘扬志愿精神、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了多方肯定。这一特色长青活动,受到省市级媒体争相报道。
三、学生干部能力提升,毕业后成为岗位创新创业典型
独创的PECCW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管理以及多岗位的锻炼,使学生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胜任力明显高于普通同学。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典型,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张志东,江苏好青年、非遗文化传人郭畅旭等。
【经验总结】
“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以身作则、立德垂范,将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引领作为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
坚持守正与创新统一,既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育人工作全过程,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同时与时俱进、优化内容、创新形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发挥高职学生专业性、实践性的特长,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以实际行动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高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