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这为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历史是民族的根,更是国家的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党史、知党史、讲党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形式,将中国共产党党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全面融入专业课堂。
在《非线性编辑》课堂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张凯正在讲授视频编辑技术。他要求学生自行拍摄或下载建党百年主题短视频,用视频编辑软件对原视频添加字幕、切割拼接、添加配乐。张凯表示:“视频编辑是技术手段,而内容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在提高技艺的同时,提高党史学习的热情,深化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信念。”《非线性编辑》课程能很好的将党史视频、音频、图片融入到专业课堂,是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信息工程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缩影。
信息工程学院充分发挥丰富的教育资源,贯通第一、第二课堂,协同线上、线下渠道,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让红色基因根植师生血脉。在《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中,软件技术专业教师陆海澎将开发“智汇党史”小程序中的不同模块搬到课堂训练中,分步骤完成了“智汇党史”小程序的主页设计、瀑布流,以及轮播图、有序列表、悬浮框等模块的设计,让同学们在“动手”学专业的同时还能“动脑”学党史。
在《配置交换与路由》课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王晔娇结合党史谈路由,将中国网络设备的发展史融入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将中国网络强国之路与民族企业崛起结合,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报国志。在《新媒体营销》课程中,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做直播,将直播课程搬到纪念馆、校史馆,将直播主题定为党课内容、非遗文化宣传,在创新专业教学方式内容的同时与百万网友展开一场思想上的碰撞。
长期以来,如何让“课程思政”更有生命力、更接地气一直是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们研究的热点。党史学习教育让教师们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们发挥特点和优势,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用独特的专业视角吸引学生学习党史,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