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德林德育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
数九冬月寒,爱心激情燃。为了推动“八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过精心筹划,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德林德育工作室”于12月17日举行揭牌仪式。常州市一加爱心社社长王德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毛伯民、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燏、学工处处长柏铁山、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兰萍、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会长倪筱荣、团委副书记郭媛以及近百名一加爱心社新老志愿者出席了揭牌仪式。仪式由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凌烨丽主持。
揭牌仪式以一加爱心社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分队的工作视频拉开帷幕,作为学院最早的志愿分队,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志愿者一路跟着一加爱心社成长壮大,在各届领队的带领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爱心传承与坚持,令人深深动容。
王兰萍详细介绍了“王德林德育工作室”的筹备情况、目标定位、组织机构及培养要求。志愿者似一颗爱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加入进来。所谓“育人以德,美德成林”,是“王德林德育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更是最终目标。工作室基于志愿服务,却在内涵和外延上进行拓展,立足高职学生教育的现实,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点关注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文化渲染、志愿服务精神引领,心理健康等内容,力争形成“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双联动的立体育人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
2003级校友冯振作为往届领队代表,与学弟学妹分享了他加入“一加爱心社”的心路历程和助人为乐的切身感受;王德林作为一加爱心社的创始人,讲述了他从公益行动中领悟到的生命启迪,寄语新时代的年轻人应播撒爱的种子,传承爱的力量。他身残志坚,用20年的公益,积累出厚重的人生,给予我们很多精神激励。
毛伯民希望“王德林德育工作室”能够结合实际,搭建研究平台,开展专题研究,做出有价值的成果。他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打造良好团队。团队成员应做到“真有情怀,真有追求,真有行动,真有进步”。努力学习先进的德育创新理念,具备较高德育工作水平,在工作中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细节中彰显情怀。第二,创新德育实践。以名师示范、专业引领、策略研究、主题教育等方式,变教授德育为实践德育,变单一手段为立体模式,变知识讲堂为生命学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潜心德育科研。工作室可以研究“课程德育”“问题学生行为”“学生就业创业”等专题,做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层层推进,循环发展。努力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第四,促成成果推广。争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为德育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成果,增强德育工作的“输血”“造血”功能。
王德林和毛伯民为德育工作室揭牌。同时,为了后续更好地开展工作,工作室特别聘请了王德林同志和倪筱荣教授为顾问,现场颁发了聘书。
“王德林德育工作室”的成立,是对我校学校文化和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的丰富发展。将王德林志愿服务精神拓展到德育层面,契合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使“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更好地落到细处、实处。

王德林德育工作室揭牌仪式

王德林德育工作室聘请顾问

揭牌仪式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