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诊改实务研修班举行“教师层面诊改实务”专题报告会
12月11日下午,我院诊改高级实务研修班举行“教师层面诊改实务”专题报告会。邀请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叶爱英博士作题为《内部激发+外部干预,助推教师发展》的专题报告。院长杨劲松、全体中层干部和教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袁锋教授主持。
叶爱英博士的报告分教师发展环境、教师未来发展探索、教师自我诊断改进、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四个部分。首先从教师发展政策文件、人才培养规格升级、专业内涵升级、“双师”内涵升级、教育信息化等视角分析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高职教师发展环境,提出了教师如何发展、教师队伍如何建设、教师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指出教师应主动顺应教育生态变革大趋势;基于规划、目标、标准等诊改关键词,以SWOT分析等切入教师未来发展要素,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教师未来发展路径、建设教师发展平台等方面共享了以“内生动力+外部干预”为驱动准确定位教师现状、确定未来发展目标、促进教师自我不断完善,形成教师考核与晋升的的一体化机制与动态的管理机制,构建分类分层的精准培养与发展平台等教师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层次思考;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为案例,提出了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为目标编制教师发展标准,推进教师自我定位、教师自我规划、教师自我诊改,促进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实践等教师发展四维度的全面升级。最后,重点阐述了如何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创新教师引培机制,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扬长发展,引领教师由“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大师)”的阶梯式成长,发展成为具备高尚师德、精斟技艺、高超信息化技术、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双师。
袁锋对叶爱英的精彩报告作总结发言。他认为叶博士的报告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例的展示,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科学构建教师层面的目标链、标准链,如何有效实施教师发展诊改工作,对我院教师发展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前,高职教育领域掀起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的内涵式发展与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职院校从内部保证着手,而教师是重要的质量生成主体。做好教师层面“诊改”工作,对于解决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我院进一步推进学校、专业、课程、学生四个横向层面的工作,实现纵横联动发展,提升学校自主“诊改”工作检验的有效度,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内部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