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乐己·常工业】我校举办2025级新生家长“心”课堂活动

作者:黄静来源:学工处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点击数:10

9月7日,为期一个多月的2025级新生家长“心”课堂活动接近尾声。本次活动由学生工作处主办,各二级学院分别围绕校园文化、专业概况、学业要求、升本条件、奖勤助贷、就业创业、亲子沟通、校园环境等方面展开解读。

材料工程学院王姝娴老师系统阐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优势等,帮助家长全面把握学校与学院发展概况,同时针对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建议方案。她表示,学生应主动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校园环境与学习节奏,家长需适度放手,鼓励子女培养独立能力,同时保持良性沟通,持续关注其心理状态。

机械与交通学院王奇老师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院为学生配备的优质师资,以及构建的多元化专业发展平台,并着重强调校内外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同时,他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协同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稳定的成长环境。

旅游与康养学院王杰老师重点解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常见问题,剖析了适应期焦虑、人际关系与学业压力等常见困扰的识别方法,并分享了家庭支持策略,强调家长需关注子女心理变化并及时沟通。同时,他就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安全防护措施及学业规划路径等问题进行详尽解答,明确家校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了实用指引。

数字商务学院“小数点”心理辅导站陈雪老师围绕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与现实问题、家校共育目标、家庭教育策略及网络风险防范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并对家长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讲解深入浅出,互动环节氛围融洽,吸引了160名家长在线参与。

信息工程学院顾永振老师聚焦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常见适应性问题与应对策略等主题,结合真实案例与专业解读,为家长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困境及其成因,引导家长科学认知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与可干预性。

艺术创意学院孙诗阳老师聚焦学生心理健康议题,通过讲解心理科普知识,指导家长协助新生完成入学心理调适,有效减轻其面对新环境的适应压力。讲座同时明确了家长在新生成长阶段需关注的重点事项,并着重阐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倡导家长与学校、学院保持紧密联系,凝聚育人合力,共同保障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智能控制学院孟祥婕老师聚焦新生入学阶段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如心理落差、学业压力及人际交往挑战等,为家长提供了及时且专业的指导。她强调,家长的理解、倾听与情感支持是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的关键,并引导家长的角色由“生活保姆”转向“精神导师”。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家长们就如何有效沟通、识别心理问题信号等问题积极提问,均获得详尽解答。

各二级学院的“心”课堂活动均立足专业特点与学生成长需求,打造了“精准化、有温度”的家校共育场景。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表示希望能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比如协助组织“职业体验日”“学长学姐分享会”等活动。一位来自江苏南京的家长在群里写道:“这次讲座让我明白,孩子上大学不是‘放手’而是‘换一种方式陪伴’,以后我会跟学校一起,做孩子的‘精神后盾’。”

新生家长“心”课堂的开展,既是落实我校《关于“关爱学生生命健康”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该课堂作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新生及家长全面了解学校,为大学新生家长的适应性转变提供指导与支持,助其完成教育观念与家庭角色的调整,推动亲子沟通模式的优化转型,进而凝聚育人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审核:邢凯岭、李颖、杨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