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活动中,我校智能控制学院教师高雪、庄佳昕获一等奖,数字商贸学院教师宋艳艳、陈莉和艺术创意学院教师李斌、戴丽兰获二等奖。
高雪、庄佳昕老师的《“小飞机·大梦想”三层进阶式劳动教育项目》,立足学生发展,结合无人机专业在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整体规划了三年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响应普职融通、数智助农、长江禁渔等社会热点,三层进阶的设置了职业启蒙、春耕植保、溯江巡飞三大校外实践主题,根据校园、农田、水域三类不同场景,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的劳动实践内容,通过多种劳动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潜移默化强化专业劳动态度、专业伦理品德和专业实践能力,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宋艳艳、陈莉老师的《“劳”有所护,一堂守护中老年养老“钱袋子”的财商科普课》项目,与常州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常州市公安局下辖派出所、各大银行等政府、企业合作,面向中老年群体开设财商科普小课堂,带领学生通过项目前期的培训、项目过程中的劳动服务、项目汇报,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价值,在劳动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践行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深刻感悟劳动教育所承载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重要内涵。项目团队已经在江苏省常州市、徐州市、盐城市、南京市、淮安市、江西省赣州市、安徽省蚌埠市、安庆市、淮南市等地开展现场实践,服务老人超800人,收到社区、村委等的表扬信和锦旗,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金晖行动——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荣誉。
李斌、戴丽兰老师的《“纸花”寻真数字圆梦——剪纸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围绕“乡愁-乡情-乡梦”的情感培育为内核,引导学生参与剪刻纸非遗文化传播体验和剪刻纸非遗收藏精品数字化保护项目,创新“乡民文化”传承,助力“乡土文化”振兴,投身“乡村生态”建设。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使学生“感受魅力乡村,展望共同富裕”,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实践,教师团队已带领学生获优秀青年志愿活动等省级荣誉6项。
2022年12月,我校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了面向全校的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活动,通过材料评审+现场答辩2个环节的激烈角逐评选出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最终推送高雪、宋艳艳、李斌等3位教师负责的劳动实践项目参与省级评选并获得佳绩。
本次评选是我校实施劳动教育系统设计与多样化实践后的具体显化成果,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学校将继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育人要求,持续优化劳动教育总体设计,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和实践形式,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后续我校将继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 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着力推进劳动教育实施,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劳动课程体系、劳动实践进课堂、多平台展示劳动过程等措施发挥劳动教育的关键育人作用,以劳促智、以劳增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审核:戎晓云、徐伟、李颖、宫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