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我校师生备受鼓舞、反响热烈

作者:各党总支来源:各党总支(宣传部整理发布)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4日点击数:823

3月13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举行闭幕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广泛的热烈反响。我校师生热切关注,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盛况,并结合自身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畅谈感受。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正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图文楼1101会场收听收看大会直播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邢凯岭: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者,我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注重目标导向和系统思维,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一线规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全育人”为出发点,以“五育并举”为落脚点,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助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嵇天培:

材料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对慢就业学生多渠道开展帮扶,通过就业指导强信心、暖人心;继续开展“访企拓岗”工作进一步拓展就业资源,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以围绕新能源体系建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抓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努力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麻丽娟:

我会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殷切嘱托,一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促干,夯实党的建设这一育人铸魂根基;二要积极调动师生力量,以干促行,锤炼工匠群像这一育人铸魂队伍;三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行践学,激活实践创新这一育人铸魂引擎,以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建设验收为重要抓手,努力培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时代工匠。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戎晓云:

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三全育人,将价值引领摆在育人工作的首位,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做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旅游与康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郭媛:

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提供精准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邱程:

新时代指引方向,新征程催人奋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感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将把学习两会精神与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服务思政课教学为导向,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力争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控制学院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  刘进福:  

作为一名从事产学研工作的教师,我深感职业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创新驱动,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艺术创意学院传统工艺教研室主任 李斌:

作为一名传承非遗的美育工作者,我深知美育浸润、培元铸魂的功效,深感“青年强则国家强”、培养学生“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我将时刻不忘贯彻“以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相融合”的育人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大学生“重基本、勤实践、勇担当、承传统”的谆谆教诲,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内涵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发展,让非遗传统文化在高校绽放绚丽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王明志:

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切实将两会精神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全面推动两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高职学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于冰:

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坚持植根常州智能制造产业沃土,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常州、江苏乃至全国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现代工匠”。

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主任 王彦:

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和共同心声。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心情无比激动。我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中国未来发展必将行稳致远,我们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将实现。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不折不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伟大而光荣的新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商务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  朱传洁: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展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魏巍巨轮标明航向、确定目标。2022年,中国经济实现合理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取得了极其艰辛、殊为不易的非凡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民生将得到更满意的提升。

机械与交通学院青年教师、江苏省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 吴传权:

作为青年教师党员,我要认真学习领悟贯彻两会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在实践中弘扬和传承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注重技术的每个细节,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走工业报国、技能强国之路,努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陈杰: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必须始终牢记从教宣誓时的誓言和初心,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思政教学中精益求精,苦练本领,增强技能,真正践行干一爱,爱一行,精一行的要求,早日站稳讲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斗志投入到思政教育事业中,争做新时代思政教育事业的奋斗者。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   武栋: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受鼓舞,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和青年党员,我将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为契机,努力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需求,积极投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基础教学部教师 曾艳:

两会的召开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重要性,我会牢记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充分利用外语学科融通中西文化的天然优势,以语言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今后,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沙粒聚成高塔,以细流汇成江河,用实干向时代书写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

体育工作部教师  商秀海: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两会召开之际,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在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体育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艰苦奋斗,坚持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努力克服贪图安逸的思想,注重实践锻炼;二是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一行,这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基本点;三是实干争先,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努力掌握新本领、发扬勇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不断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数字商务学院辅导员  沈江凝:

习近平总书记在闭幕式上的讲话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也深刻明白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承载着铸魂育人的深刻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而奉献出新的蓬勃力量。

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  周宇: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深刻学习领悟两会精神,推动两会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开花结果;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数字商务学院2020营销331班学生、江苏省“最美职校生”标兵    王凯歌: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学校红色宣讲团团长,组织了多场以“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宣讲中,我深刻体会到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我对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主动担当,脚踏实地,以秉持磐石般的信念,不断充实自我、革新自我,把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艺术创意学院2020动画331班学生、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   李萍: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我密切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中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引导毕业生走进高素质农民队伍的话题。在校期间,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广泛调研和实践,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微薄之力。这些经历让我对农村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毕业后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回到农村就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倾注青春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旅游与康养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代表、江苏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获得者、2021幼儿633班班长   阿呷以金:

我是一名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山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在新时代,我看到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团结奋斗的温馨画面,体验到了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帮扶下,我更加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毕业后,我将怀着感恩的心,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带回到我的家乡,成为一名“大山里的小园丁”,为山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数字商务学院2021国际商务331学生、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一等奖获得者  林若静: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深刻理解了学生干部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把两会精神贯彻到学习与服务学生中去,展现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的号召,将自身发展与时代需求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融入建设美好祖国的洪流中。(审核:戎晓云、李颖、宫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