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广泛征求意见,校党委会审定了学校2022年度十件大事,现予以公布。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校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全年,第一时间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杰出校友邓建军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来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体党委委员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政治学习会、学生班级等不同场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体师生将集中学习和自学结合起来,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持续推动学习研讨,深入推进理论研究,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持续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中国共产党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面开启高水平高职名校建设发展新征程
学校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成绩、经验和不足,客观分析了当下学校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立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开启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名校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3.学校获评“江苏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学校是全省唯一入选“江苏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高职专科院校。校领导班子获评考核“优秀”等次。1个党总支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1个党支部顺利通过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主题党日活动获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校本文化教材《匠心花开》被评为江苏省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获高校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三等奖。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和“江苏省信息报送表扬单位”。
4.学校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学校在武书连2022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排名全国第61位、全国理工类院校第30位、江苏省第13位,在GDI2022年全国高职高专排行榜全国排名第85位、江苏省第16位。获批45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获批“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13门,“十四五”江苏省规划教材10部。获批江苏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项。获批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项。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5.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校在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115位,江苏第14位,在全国职校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12位。学校入选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建设单位。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新增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人、江苏技能状元1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4人、在读博士30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3人、引培高级职称人才22人、博士17人,新聘江苏省产业教授4人。教师获常州市“五一巾帼标兵”“龙城工匠”“师德模范”“龙城十佳教授”等荣誉称号。完成思政教师1:350师生配比,完成在编专职辅导员1:200师生配比。
6.学生在高水平竞赛中斩获佳绩,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成效持续提升
学校在三大国家级竞赛中总奖牌数排名全国第63位、全省第7位,获评“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1项,1等奖1项,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中获一等奖4项。获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共青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立德树人再现新成效。
7.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00 强”,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校紧扣常州532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理想汽车、蜂巢能源等龙头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对接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 100 强”(首批 31 所) 第 9 位。入选江苏省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2项。立项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17 项,立项数居全国高职专科学校第一。4项校企合作成果入选全国“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立项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牵头成立的全国智能化钣金制造职教集团入选2022年江苏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8.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科研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学校被批准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创新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3项,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项目2项,自然科学类纵向项目21项,人文社科类纵向项目73项。被SCI期刊、SSCI期刊、EI期刊、CSCD期刊、CSSCI源刊(非扩展版)期刊收录17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中文核心期刊16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专利转让46件。科研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9.学校入选“江苏高校银龄学习中心”和“中非职业教育联盟立项建设单位”,开放办学取得新成绩
学校入选首批“江苏高校银龄学习中心”,新增江苏省中小学生体验中心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酒店餐饮管理服务技术2项专业标准入选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公布“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名单。与5所境外大学签署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在教师交流、学生交换、课程互认等方面积极推进海外分院建设,合作共赢的生态圈蓬勃发展,开放办学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10.学校扎实开展“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扎实推进落实“为师生办实事”工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完成校园5G信号全覆盖,打造“人机共智”的网络安全平台,建成“双端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升级楼宇直饮水设备,完善公寓基础设施,改造知行楼卫生间,完成垃圾站东迁,美化校园道路和校园环境。学校实施“百千万暖心工程”,疫情防控期间给每位学生发放100元慰问金,为师生供应1000余斤“爱心鱼宴”、10000个“爱心狮子头”,用实际行动关爱师生,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