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暖阳当空,我校于9月12日、9月17日分批次迎来了近六千名2022级新同学。新生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从五湖四海而来,相聚在常工业,开启了人生新征程。在学校精心组织和严密防控下,2022级新生开学报到工作圆满完成。
全力筹备,温暖在“新”
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统筹全局、精心部署、合理安排,多次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要求在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科学制定进校报到流程,做好分批次、分区域、错峰报到工作。严格落实测温、消杀和“两码一报告”的核查工作,确保新生安全进校;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检查公寓食堂,排除安全隐患,张贴欢迎标语、指示标识,营造温暖贴心的迎新氛围;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周密安排,提前准备好报到流程、新生报到相关资料,做好迎新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学校多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打造有“温度”的迎新,用爱心和责任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
精准资助,助生安“新”
“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校对每一位学生的承诺,“让每一位学生享有无限可能”是我校资助育人的目标之一。学校资助中心提前摸排、专项资助、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一是资助政策,宣传到家。暑假之前,资助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形式宣传助学贷款、入伍学费补偿、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等资助政策。二是关爱前置,入学无忧。开学前期,学校通过新生班级QQ群、电话调研、新生家庭走访等途径宣传资助政策,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提前谋划新生资助工作。三是爱心定制,关爱护航。开学期间,学校通过绿色通道、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保险资助、爱心礼包等系列举措,为新生打通校园生活保障“最后一百米”。
志愿服务,一见倾“新”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新生家长不能进入校园,学校安排所有党员干部、教师党员和1000余名老生承担起消杀、测温、核验、报到、引导、接送、行李搬运等工作,引领2022级小萌新进入校园。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校园里到处活跃着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严谨对待每一项流程,为新生提供“一站式”接待服务,耐心解答疑惑,消除萌新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学校团委协同教师志愿者分别前往常州火车站、常州北站和常州汽车站接站迎新,顺利完成了近六千名学生的入学接待工作。校园里还有往返于校门和宿舍楼直接的行李搬运大巴车,它们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亲切的笑脸,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凸显特色 花式迎“新”
为了迎接新同学的到来,各二级学院在报到点进行了精心布置,充分展现了各学院特色,氛围感满满。经贸管理学院以“献礼二十大,青春再起航”为主题,组建教师“爱心车队”,为有需要的新生运送行李,用温暖的服务打通迎新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艺术创意学院为新生准备了学院专属的帆布包和卡套,表达了对新生满满的祝福;旅游与烹饪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为新生们准备了水果点心、咖啡甜筒和“盲盒”,每一个精美的礼品袋中都有不一样的惊喜;轨道交通学院为新生们准备了新生墙,通过学长学姐寄语的留言板,表达对新生的祝福;信息工程学院设置了“迎新打卡点”,打卡点以“智汇信息 创联未来”为主题,搭配“愿以少年济沧海,不负信息四季春”等立体字,让新生在此拍照,记录大学最初的模样;材料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给新生们准备了别具特色的兔耳朵和暖心衣架,让新生以全新面貌迈入大学生活,快速融入材料大家庭;现代装备制造学院独具创新的拍照墙,用社交媒体的形式展现学院的特色;智能控制学院采用“一对一”模式,通过工匠党支部牵手工匠团支部,让“大工匠”和“小工匠”服务在迎新工作第一线,同时依托专业特色,让无人机翱翔在迎新现场的上空,记录着新同学入学报到的难忘瞬间。(审稿/季华、柏铁山、邱程、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