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学校将学习宣传新版《职业教育法》作为重要事项列入议事日程和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点内容,进行精心部署和贯彻落实。连日来,全校师生掀起学习热潮,大家通过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高教学会培训等平台和党委中心组、二级中心组、政治学习、部门学习等方式线上线下认真学习,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党委书记缪昌武: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特别指出,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自信。只有实现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好“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促党建”的总要求,才能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势。新法首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是中国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党和国家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揭示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作用和本质属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坚定决心。
校长杨劲松:新版《职业教育法》落地施行,必将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殷切期盼转化为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重要路径,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行稳致远。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是解决“如何为”的关键举措。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动摇。完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二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三教”改革不动摇。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思维创新、能力过硬、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结构化团队。实施企业高技能人员加盟行动计划,形成分工明确、各尽所能的“混编”团队。建立校企共建教师(员工)企业(学校)实践流动站,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檀祝平:新版《职业教育法》相对96版来说有很多突出的亮点、突破点,必将对未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要明辨新法中8个可能被“误读”的问题,把握新法精神,落实新法要求,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全体教师要主动作为,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共赢点”,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使学校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典范。
校企合作处处长褚守云:新版《职业教育法》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及时雨和加速器,及时将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固化到法律层面,明确了政府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不可替代的统筹作用和引领作用,更有利于校企达成共建共享多赢的共识,实现多元协同育人和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可以有效破解校企合作“两张皮”“一头热”和“难持续”问题,使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更有底气。
学工处、保卫处处长柏铁山:新版《职业教育法》强调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将锐意进取,主动抢抓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人人出彩,技能强国”的良好氛围。
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书记冯庆媛: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充分肯定了技术技能人才对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支撑作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局面正在形成,职业教育战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身为职教人,必须深刻认识工匠精神是点亮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个体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源泉。精神需要传承,力量需要激扬,未来需要开创,我们要以工匠精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实现“锻匠艺、铸匠心、育匠魂、塑匠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激励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旅游与烹饪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迎春:新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新法对学生实习实训管理环节,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和规范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我们更要加强对实习学生教育指导,提升安全生产理念,与企业协商实习岗位,努力做到实习过程中人岗匹配、内容明确、渠道正规,规避“风险点”,从休息休假、劳动保护、技能培养等方面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权益保障网。
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孙洁: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高职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岗位与内容等安排上有了一把“可为”与“不可为”的法律标尺,为更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保驾护航。新法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协议签订、实习学生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及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为高职学校和用人单位依法科学实施教学管理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良好生态,必将有力支撑青年学生高质量成才和就业,为赋能未来产业智改数转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现代装备制造学院副院长王乾: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职业教育地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表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高度重视。新法聚焦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职业培训,提倡终身学习,尤其是鼓励企业参与实施职业教育,并从制度上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在极大程度上了解决了以往校企合作“一头热”的问题。自新法修订以来,我校与企业共同推行专业集群改革、企业学院共建、新型学徒制培养等均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受到企业高度认可和欢迎。
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专业带头人李东海: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评价更科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要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为产业升级发展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轨道交通学院办公室主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王静:新《职业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与技术技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实践,要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及时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融入教学之中,确保理论教学上水平,实践教学有品质。
艺术创意学院传统工艺教研室主任李斌: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艺术创意学院积极践行新职业教育法,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将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工匠精神”培育。通过聘请“德技双馨”的江苏轻工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产业教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省级“双师型”非遗传承创新平台,推进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产教融合。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静文:新版《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作为职业教育教师,我们定当不辱使命,推动职业教育乘势而上,积极探索“普职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具有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材料工程学院2019高加331班高华祥:通过对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即将踏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秉承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时刻响应国家号召,在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轨道交通学院2020车辆331班陈润: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学生也是国家多样化人才的一部分,“人人皆可成才”为我们高职学生打了一剂“强心针”。未来的我将更加自信,我将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安心练技能,踏实学技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职业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公民、高技能的人才。
现代装备制造学院2020数控531班姜健:新版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现在就读的就是“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让因高考失利困惑迷茫的我,找到了方向,拓宽了升学途径,我甚至畅想今后读研、读博的状态。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坚定信仰,不辜负时光,不辜负国家的期待。
现代装备制造学院2020模具中德班倪刚: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我目前就读的就是胡格班,老师亦师亦友,大家或独立学习,或伙伴合作,或小组扩展,或卡片复习,或小制作......每个人大胆创新、独立思考,每位同学都可以当“小老师”,所有的项目都是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我很庆幸来到这样的学校就读,对未来成才充满信心。
信息工程学院2021网络661班谢延延:作为一名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在读学生,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破除“崇尚学历,漠视技能”的教育观,更加注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让我们信心百倍,也更有利于我们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它督促我们不能一味地死读书,应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和成才的岗位。
下一步,学校将以学习宣传贯彻新版职业教育法为契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研讨、论坛等多种形式继续组织学习,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广大师生员工学习领会掌握新版职业教育法的重要内容,坚持德技并修,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审稿/檀祝平、邱程、戎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