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
徐克选,男,汉族,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讲师。2007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他十五年如一日,坚守学生工作岗位,累计带教五届学生,2000余人。他立足辅导员岗位,深入学生生活,化身知心朋友,躬亲垂范,引领思想,润物无声。入职以来,他荣获学校年度考核优秀4次,校优秀辅导员12次,校优秀班主任10次,主持及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4次,发表思政论文12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辅导员、江苏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优秀指导老师、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职场礼仪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常州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常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先进组织者、常州市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校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工作思路】
(一)探索“七个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思政教育综合体系
徐克选立足思想引领主责、创新思路,通过开展一次理论学习会议、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研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组织一场青年道德讲堂、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服务、撰写一篇爱国主义征文、组织一场学习交流沙龙,引领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撰写了《贯彻落实“七一工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江苏省大中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项目。“七一”工程实施8年来,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参与学生5000余人次。
(二)搭建“1+4+N”校地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有机融合
2013年,徐克选组建“爱心驿站”德育工作室,以“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专业化的提升、职业化的发展、精准化的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宗旨,充分发挥师生在思想引领、学业提升、身心发展、美育浸润、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先后搭建常州市兰陵小学、竹箦镇余桥实验学校、河南宝丰县孔庄小学、句容市老兵志愿服务队4个育人基地,贯通常州化龙巷、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等多个服务实践联络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4+N”校地协同育人网络平台,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实现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的有机融合。
(三)构建红色“1+1”党建新模式,推进党员固本强基工程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徐克选构建“一支队伍+一面旗帜”的红色“1+1”党建新模式。他组建红色宣讲团,强化党务知识培训,宣讲红色革命故事;他坚定“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工作原则,引领学生党员不忘初心,争当模范,推进强基工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红色宣讲团在校内开展宣讲80余场,受邀到校外开展宣讲50余场,用青春的声音,传递大会精神。2021年,时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红色宣讲团成员走访4省15市,采访亲历了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革命老战士25名,光荣在党五十年老党员50余名,录制珍贵口述资料,凝练100个经典红色故事,形成了8万余字文创产品《红色故事汇》一册,同时在4省12市开展了“留守儿童红色基因培育知行计划”主题社会实践,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留守儿童讲述红色故事,共计开展活动120余场,惠及留守儿童1000余人。
(四)协同组建创业就业服务站,助推人才孵化进程
高质量就业是高职学生的初衷,是辅导员老师的主要职责。徐克选依托多年工作经验,联系校企资源,协同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站”,服务站通过加强校地深入合作、精准对接、政策宣讲、项目孵化等举措,为学生开展全程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助推学生早日成才,服务社会。
【育人实效】
(一)德育浸润,催生强国人才。在德育浸润下,强国人才不断涌现。2008级学生马艳东,2021年5月被授予“中国铸造大工匠”荣誉称号,实现从基层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的人生蜕变。2012级学生闫朝恒,2018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与清华北大学子同台竞技,勇夺金奖,实现了该项目江苏省零的突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自为其颁奖。强国一代有我在,十五年来,徐克选带教2000余名学生,奋战在各自领域,中流击水,砥砺前行。
(二)百花齐放,活动屡获大奖。2014年,《贯彻落实“七一工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江苏省大中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项目;2018年,《点燃公益志愿灯,照亮留守儿童路》社会实践团荣获江苏省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2020年,《抗疫精神引领下,教育精准扶贫走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最美团队”,2021年《童心向党,留守儿童红色基因培育知行计划》再次获此殊荣;2021年8月,《用爱跨越数字鸿沟,从‘心’拥抱数字生活》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团中央主办的“金晖行动——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2018年,学生许正燕等荣获“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特等奖,“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英国总决赛银奖;2021年,学生王凯歌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2021年,学生薛雨婷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2008成型331等5个班级荣获江苏省“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014物流332等6个团支部荣获江苏省“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经贸管理学院团委荣获常州市“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委”各3次。
(三)春风化雨,成员反哺社会。多年来,一批批有志青年走向岗位,身体力行,发光发热。2016年,于志峰成立常州超伦宠物用品有限公司,4年间,他们取得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设计专利,线下免费宠物收银系统覆盖全国近2.5万家宠物门店,带来1000多个就业岗位;2017年,胡北斗创办长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短短一年,就带动周边村庄苗木年销售额达到1200余万元,间接带动就业163人,帮助34人脱贫致富;2017年,闫朝恒的“壹明唐”豆腐连锁品牌,加盟店及直营店总数达高达6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到3630万,带动就业5000余人。
【经验总结】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引领学生的重要条件。
(二)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平等对话,尊重人格,倾情服务,以心换心,是构建师生互信的情感基础。
(三)守正创新,实践育人,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是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职学生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