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先就我院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近年来取得的荣誉和成果等进行采访。杨院长介绍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轻工行业办学历史。学院紧紧依托行业办学,植根轻工,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为轻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轻工行业办学特色,也是目前江苏省内唯一一所以“轻工”命名的高职学院。学院先后荣获轻工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学校、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社会培养了以全国劳模邓建军为杰出代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五万余名。
学院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特色发展为导向,服务轻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智能轻工”专业品牌,形成了轻工行业特色、创新特色与文化特色鲜明、办学机制充满活力、办学优势显著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过程中,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连续3年获“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学院被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随后,杨院长还介绍了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等情况。杨院长说,学院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和“新能源”等四大产业链,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植根轻工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制造专业群、新材料新能源专业群、现代服务业集群等,新增了光电技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半导体照明LED等专业。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轻工特色专业,开设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专业。校企共建了“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基地”和“‘互联网+’商务场景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为学院专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最后,杨院长还就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并详细介绍了毕业生就业情况。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3%以上,年终就业率98%以上,均高于省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个奋斗在各行各线,默默无闻、踏实专注的高技能“工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