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特色文化  专题论文

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作者:倪筱荣 张涛来源: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9日点击数:368

摘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初步建成了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为了树立特色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让学院各部门工作都能自觉地体现邓建军精神和校园文化特色,应将“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命名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挖掘、丰富邓建军精神的内涵,使全院各部门的工作都能从邓建军精神和校园文化中找到有机的联系点;转移思维方向,摒弃原来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做法,而从学校层面制订学校文化建设大纲,从而走出学校文化建设途径、建设环节上的困扰,让“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整体文化或学校核心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  邓建军精神  三大原则  途径和环节

 

邓建军,1988年中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成为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电气技术工人。他以在中专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起点,立足岗位,不断钻研,努力创新,参与了400多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独立完成了140多个项目,仅其中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他带头发明的两项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填补了牛仔布制造业的国际空白。他用勤劳的双手,让外国专家发出中国工人了不起的赞叹,成为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被推选为中国工会十四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被称作“民族工业的脊梁”。邓建军为中国新一代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成为我国职教毕业生的一面光辉旗帜。

邓建军属于职教毕业生,其成才的起点是在中专时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其成才之路和人才类型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因此,很多职业院校都开展过向邓建军学习的活动,有些学校甚至建有学习邓建军的专门网站,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都以成为邓建军式的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常州大学城6所学校都开展过学习邓建军的活动,在自己的网站转载上级有关部门号召学习邓建军的文件,宣传邓建军事迹,其中有3所院校邀请邓建军作报告。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邓建军的母校,自1993年就开始宣传校友邓建军的事迹,多次邀请邓建军回母校作报告,在校内塑建军像,植建军林,树建军班,铺建军路,并在学校许多重要位置张贴胡锦涛接见邓建军的巨幅照片,开展建军杯系列赛事,成立“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经过十三年的大力培育,初步构建起了以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2006年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中,办学特色报告《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被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赞誉为“在国内一百多所高校所见写得最好的特色报告”。

历经十三年积淀,汲取改革开放时代的思想成果,以学校接受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中的特色报告《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内塑邓建军像、修建军桥、筑建军路作为软硬件建设的标志,2006年,学院初步建成了以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完成了从自然生成到自主发展的飞跃。之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邓建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第一要点,校园内的师生活动以较以前高得多的频次与邓建军或邓建军精神挂钩,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也积极开展工作。然而,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其各层次的问题开始暴露,种种困惑,迫使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感到,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就是说必须从宏观上调整我们的思路或者思维方向,将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的工作重点从“要求大家开展哪些活动”转移到“告诉大家其本职工作怎样做就能(或才能)体现、强化校园文化”上来。我们必须重新斟酌校园文化的命名,进一步挖掘、丰富邓建军精神的内涵,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可把握、可操作的途径。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命名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之校园文化属于特色校园文化,2006年初步建成之时,被命名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当时,教育部有关专家曾经建议命名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专家的意思是:校园文化注重的是校园环境建设和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多指德育活动范围的内容,改成“学校文化”,则可包含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由于当时我们评估特色报告本来就是将“校园文化”概念视同于“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来使用的,指的就是“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1]“学校群体成员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的总称。”[2]绝非仅仅指校园环境建设和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加之我们的研究会已经命名为“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所以,我们没有采纳教育部专家的意见。然而几年的实践证明,一“词”之差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很大:在广大教职工眼里,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只是德育工作的内容,我们的工作也始终跳不出由党委宣传部和团委组织开展活动的德育工作圈子。对“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运用,我们的主观意图与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相去深远。

    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校园文化建设都被当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从来都被看作是团委以及团总支等单一部门的工作,其形式也被简单地演绎成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外加校园环境建设。早在1997年,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高占祥就这样为校园文化下定义:“所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这一定义对教育工作者影响很大,直至现在,很多人谈到校园文化时还一味强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似乎是对人们这一传统观念进行现代注脚:中国职教系统于2007927日在南京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会,该研究会就隶属于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这就从组织形式上将校园文化工作完全归属于德育工作范畴。在很长一段时期,我院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也在忙着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所制订的方案似乎也是在告诉大家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为校园文化建设做些什么――校园文化建设成了大家本职工作之外的内容。

第二,作为我院特色校园文化价值核心的邓建军精神“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缺少更为丰富、与学校工作、学生现实和时代特点更为贴近的内涵,难以与除德育工作之外的其他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使各部门出现了“非不为也,不能也”的尴尬局面,无法在全校形成文化全员共建的局面。

鉴此,我们有必要将“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改称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以促进我院教职工树立文化全员共建意识;我们还必须丰富邓建军精神的内涵,为全校各部门参与文化共建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二.关于邓建军精神的内涵以及我院学校文化构建的总体思路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4]我院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邓建军精神:“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在我院的评估特色报告《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中,我们这样阐述邓建军精神的内涵:邓建军十七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技术工人岗位,立足岗位创大业,此为“爱岗”;面对大量引进的国际先进生产线,邓建军刻苦钻研,所作的大量工作笔记成为大家经常翻阅的“活辞典”,在复印技术尚不普及的年代,为一本近300页的专业书籍,邓建军等三人分工整整抄写了两个星期……此为“敬业”;邓建军以一中专生起步,苦学业务,每晚强制自己看两个小时专业书籍,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成长为国内赫赫有名的高级技师,此为“自强不息”。

尽管邓建军及邓建军精神对我院尤其是我院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仅仅凭这样的简单论述就想让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邓建军以及邓建军精神联系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有些部门的确在努力这么做,但其工作与邓建军精神之间的联系完全是表面的、口号式的,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挖掘邓建军精神的内涵,从而使我院各方面工作都能找到与学校文化和邓建军精神之间的联系点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让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学生:在高中乃至初中阶段,因为成绩不佳,他们成为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个体,高考的失利使他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社会、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的心情压抑,他们自我评价降低,个别同学甚至性格扭曲、自暴自弃,这一切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要切实解决高职学生的实际问题,并且按照国家、时代、社会对高职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我们的学校文化内涵。为此,我们深入研究“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在这基础上演绎出了三条原则,使邓建军精神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这三条原则分别为:第一,自信、自强、自立原则;第二,创新、创优、创业原则;第三,高等性、职业性原则。

    真正先进的文化必须符合道德尺度。文化的道德尺度就是指文化必须有利于人的自由、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自信、自强、自立原则和创新、创优、创业原则正是促进人的自由和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原则。

从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踏上工作岗位时最高学历仅仅为中专的邓建军是自信、自强、自立的楷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进入高职院的学生,要特别强调自信、自强、自立。让高职生自信起来,这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唯有自信,才能自强;唯有自强,才能自立。我们要为高职生创设一个充满鼓励、其个性尤其是创造力(哪怕是很不起眼的创造力)受到充分尊重的良好环境,帮助高职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发现自身的亮点。我们要充分考虑高职生在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努力引导大家在提高自身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方面下功夫,从小处着手,向大处努力。通过我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诱导、培养和环境的熏陶,让高职生真正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自强的人,一个自立的人。

    邓建军自参加工作来,爱岗敬业争一流,在本职岗位上创优;学习知识,改进技术,勇于创新;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岗位创业——被江苏省委称作是新时期江苏人“三创”精神的杰出代表。创新、创优、创业已经内化为邓建军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内在需求,既是对邓建军成才之路的概括性描述,也是时代对高职院以及高职院师生的必然要求。唯有创新、创优、创业,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我们的高职院才能找到生存之路,我们的高职生才能增强竞争力。创新是自主的,源自人的个体,是个体追求幸福与完美人生的冲动,因此,创新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创新的文化。我们确立的共同愿景和目标是:争取成为邓建军式的教师和邓建军式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我们要养成团队合作作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信任开放,并形成对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创业是指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它既包括自己创办企业式的创业,也包括像邓建军那样树立远大目标、立足岗位创大业。

    有别于中职教育,我们高职教育必须具备高等性:所谓高等性原则就是指通过我们学校的培养加之踏上社会后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我们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像邓建军那样的高素质、高技能;有别于一般本科教育,我们的高职教育还必须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所谓职业性、技能性原则就是指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以职业为导向、像邓建军那样的岗位在一线、以技能见长的人才。我们必须强化职业技能,必须导入相关行业、企业的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对接。

这三条原则使作为我院特色学校文化核心的邓建军精神之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全体师生树立了具体的可以达至的目标,使邓建军精神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产生了有机的联系点,使全员共建学校文化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还必须摈弃原来从学校层面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做法。我院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从学校层面制订方案反而会制约各系的工作,不利于各系工作的开展;再则,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也就是邓建军精神,具体的建设方案无法深入、全面地诠释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目前的任务应该是从学校层面拟写《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大纲》,将“让全体教职工知晓其本职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使本职工作更好地体现学校文化的核心即邓建军精神”作为研究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我们画出了大纲内容示意图,以展示我院学校文化构建的总体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大纲图示

学校文化的形成存在一定的自发性,而一旦积极主动去构建,我们就必须思考其建设途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苦苦寻觅我院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人们常常对文化进行这样的分类: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这种对文化的概念性分类十分有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外延特征,然而,若想就此作为某类文化建设的途径,势必让我们束手无策。以我院学校文化建设为例,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精神在具备一定的内涵之后,应该向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也就是说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体现这一精神或体现这一特色,然而我们却无法为此而专门建设一系列制度,去进行专门的物质保障,去规定专门的系列行为,去进行专门的心态训练。简单地将文化的概念性分类作为文化建设的途径,是我们思维的误区,这也是很多文化建设论著和文化建设规划的通病。

为了避免使我院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出现同样的弊病,早在2006年的我院评估特色报告中,我们就提出了五个渗透三个进入,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我们要让邓建军精神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向师资队伍建设渗透,向教学管理渗透,向教学内容渗透,向教学过程渗透,让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进入学生管理制度,进入教师管理制度,进入教学管理制度。”然而近两年的实践证明,五个渗透三个进入仅仅只能作为建设目标而无法成为建设的途径和环节,我们的思维在回避了简单地将文化分类当作文化建设途径这一误区之后,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五个渗透三个进入因其不可操作性,最终成了画饼。

而今,邓建军精神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所有工作都能够从三条原则中找到与邓建军精神、与学校文化的联系点,学校文化的建设途径和环节也就不再成为我们的困扰。邓建军精神内涵的丰富以及从学校层面对学校文化建设大纲的拟写,实际上是抓住了学校文化建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起到了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我们相信,按照这样的建设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必将成为我院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整体文化或学校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46

[2]张家军.论学校文化及其建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3-116

[3]高占祥.高占祥论文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230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0

                                                                        ( 原文发表于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