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赛由我院基础部、教务处、学工处、校企合作部、院团委联合举办,旨在为我院学子提供一个展示职业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平台,帮助学生锤炼“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职场适应能力。大赛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赛历时近2个月,4月初,大赛由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团队组织发动并遴选出49支参赛队伍。4月上旬,参赛选手进行了第一轮“解决问题”的比拼,选手们在周末一天12个小时的时间内,在线提交2000字左右解决问题方案、20页左右PPT演示文稿,5分钟的现场陈述视频。其中20个团队闯入了第二轮——“职场微电影创作”,选手们利用一周时间按照贴近校园生活、贴近专业行业的要求,选取典型情境,创作脚本,自导自演职场微电影。最终6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了总决赛。期间,教练团队提供的“当众讲话”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参赛团队的竞技水平。
赛前,杨劲松副院长代表学院领导做了决赛总动员。他说,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通过学历教育获得毕业证书,更需要通过能力训练,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指胜任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还应该包括适应岗位变化的核心能力。在2014年全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我院在江苏省公办高职院校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第一,说明了我院在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决赛为能力挑战赛,选取反映职业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职场情景,设置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等不同题型,由参赛选手现场作答,评审团裁决。比赛分为必答环节,分组PK环节,风险环节。决赛现场风云变幻,竞赛团队的比拼从必答题环节就已经开始,在该环节,每队五名选手,群策群力,认真思考,扎实稳健地进行答题。第一环节结束时,6支团队的比分就已经拉开差距,有的团队得到了满分100分,有的团队则只得50分。比赛紧接着进入分组PK环节,比赛就进入到白热化的对抗,到这一阶段比赛结束,几支队伍之间成绩参差不齐。最为精彩的风险环节到了。风险环节实为“起死回生”的一关,这一环节,得分最低的团队有权首先选择数量有限的高分题,进而实现“逆袭”。来自艺术设计系14媒体332班的“黑马飞翔”团队,一路过关战将,获得了最高分,他们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其他5支团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他们分获二、三等奖。
现场答题结束之后,学院党委宣传部倪筱荣部长,对全场比赛进行了点评:核心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即兴演讲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学生核心能力的最佳形式,赛场上的选手展现了他们强大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观摩大赛的领导、嘉宾和评委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最后,一等奖团队代表刘哲同学发表了获奖感言。
副院长杨劲松作赛前总动员
出席大赛的领导和嘉宾
选手
选手
选手
宣传部部长倪筱荣作点评
高教社杨倞思主任宣布比赛成绩
获奖选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