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号晚,伴随着校歌《激情飞扬》的旋律,由模具系承办的常州轻院第一期校友大讲堂正式开讲。主讲嘉宾马艳东以《如何从校园人转变成社会人》为题,跟三百多名在校生一起互动,分享了自己走出校园之后的各种体验。同在讲台的于东勇、陆振也为我校校友,平时与马艳东朝夕相处,为马艳东所在部门人员,配合马艳东与大家一起交流。
马艳东是我院模具系08成型331班学生,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经过自身努力,在校期间多次获得院级奖学金等荣誉。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马艳东个人发展之快在恒立公司发展历程中是极为少见的。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我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马艳东之所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与其踏实勤奋、刻苦钻研的品质密不可分。回到母校的马艳东话语之间一片真诚,在跟在校生的互动中,与大家分享他工作以来的切身感悟——如何从校园人转变成社会人。他认为,毕业生走出校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低姿态。马艳东认为,放低姿态有时很难做到,因为人都有傲气和脾气,特别是年轻人,很难去接受别人的意见。放低姿态,就是要学会倾听,非大格局、大胸怀的人不能做到的。但不管如何,对于面临就业竞争的大学生来说,必须放低姿态,勇敢地面对现实。
二、好好做事,更要好好做人。马艳东说,做事重要,做人更重要。在工作过程中,人们所乐于看到的,是一个能够埋头苦干、热心帮助同事、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魅力的人。其实,这也是成为职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
三、注重细节,与人为善。小节往往是影响大局和事态发展结果的关键。事无巨细,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才有可能将工作目标完成得尽善尽美。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应秉持宽广的胸怀,与人为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事业的成功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四、甘于吃苦中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马艳东说,作为职场新人,苦要吃得,屈要受得。刚进入恒立公司的部分员工要从打扫卫生开始做起,置身于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有的人选择了忍耐与坚持,而有的人则因吃不了苦成了逃兵。生活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只有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才可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五、学会珍惜,敢于付出。要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珍惜现有工作,脚踏实地、敢于付出。平时我们都是为了高薪或是其他什么好的福利而选择职业,唯独没有想到的就是,我们能为公司创造多少财富?试想,没有自己的付出又怎么能有想要的收获,要想得到就必先付出。
进入现场提问环节,由于三位校友的交流贴近生活、源于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热情,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使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现场提问,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讲座结束时,三位校友留下联系方式,并表示愿意和同学们保持联系,乐于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工作心得和人生体悟。
报告会由模具系总支书记张燏主持,总支副书记王兰萍为三位校友颁发了“校友大讲堂讲师”聘书,校友马艳东在校时的班主
校友大讲堂是我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创建的一个文化品牌,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校友大讲堂报告人皆为我校校友,他们以报告的形式向母校“捐赠”精神食量,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学术观点、校友的成长经验、校友在某个方面的独特知识等。学院为每位来大讲堂作报告的校友颁发“校友大讲堂讲师聘书”、教职工专用校徽及“捐赠证书”。校友大讲堂还将奏校歌、师生互动作为必要环节。
交流现场
为校友颁发“校友大讲堂讲师”聘书
为校友佩戴教职工专用校徽
合影
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