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以来,轨道交通学院的辅导员兼学生公寓网格员徐冬豪一直坚守在校园战“疫”的主战场,时刻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3月13日以来的40余个日日夜夜,他早间公寓巡查,中午核酸检测,晚间巡房查寝,周而复始;日常送医、活动组织、生活关爱,循环往复。他在简单的重复中把各项工作做到了极致,让疫情期间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阳光。
心贴心的交流,与学生“学”在一起
疫情以来,网课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做好师生间的沟通,搭好“连心桥”成为徐冬豪的一项重要工作。早上,他进入每一间宿舍检查学生网课学习情况,并详细了解学生在宿舍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存在的困难。巡查中,一位同学向徐冬豪提出,自己的手机由于卡顿,经常无法完整地收听收看老师的直播内容,想要合用室友的电脑听课,却担心老师会因为自己的账号没有登陆而记自己旷课。了解情况后,徐冬豪及时和任课老师说明原委,帮这位同学解决了困扰。很多校外教师也非常关心自己网课的效果,很想得到来自学生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徐冬豪会主动与同学们沟通并及时将搜集的各项信息反馈给任课老师。专业教师焦老师的网课中涉及到实操部分,由于看不到同学们实际操作过程,他为教学效果感到担忧。徐冬豪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到学生学习现场观摩,了解同学们实操过程中的学习难点,并安排学习委员总结反馈给任课老师,再请任课老师拍摄视频作进一步讲解。为了了解学生网课学习效果,徐冬豪还主动加入了32门课程的教学群,累计听课60余节,他就学风话题与30余名学生开展了谈心谈话,时刻提醒学生们懂得“学习也是疫情防控的一部分”,要珍惜时间,不断提高自我。

全天候的守护,与学生“战”在一起
突发事件处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要求更严格、处理流程更严密,不能有一点疏漏。轨道交通学院1100余名在校学生的生活难题、身体不适、人际矛盾……徐冬豪每天都要操心几件。4月21日凌晨1点35分,他接到宿管阿姨的电话,有一名女生出现发热及呕吐症状。他不顾一天的劳累,第一时间按照学校疫情防控预案联系校车,陪同送医。由于学生头痛难忍,行动困难,他一次又一次奔走在医院发热门诊的各个窗口,排队挂号、送检验单、取药。直到凌晨5点,他才安全把学生送回了校内隔离点。刚刚回到宿舍的他,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每天食堂门厅的例行服务中。工作间隙,他还不忘请其他老师为校内隔离学生送去热气腾腾的早饭。中午,他特意去买了水果送给这位学生,并向校医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晚10点,他又与这位同学通话近20分钟,帮助她缓解心理压力。

不断线的关怀,与学生“连”在一起
为了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更好地服务学生,徐冬豪将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党员突击队,在公寓、食堂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天他都提前来到现场,做好物资准备、人员分配等工作,他常说:“我是志愿者的服务员,你们为同学们服务,我为你们服务,大家共同站好岗、值好班,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尽的责任。”
因各地疫情影响,他所分管的班级共有38名学生未能及时返校,滞留在家中。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这部分同学。他组建了校外学生联络群,每天将学校的疫情防控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们,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了解学生家乡防疫政策,做好防疫宣传、提醒学生严格遵守属地管理要求。当他得知一名家住上海的2019级实习生,家中长辈已经感染新冠疫情肺炎时,他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并和其他同事一起,主动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特别是当他得知这名学生按照政策需要到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后,他又主动承担了每天联系沟通两次的工作。

点起爱的光亮,与学生“乐”在一起
疫情防控以来,他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举措,发挥师生艺术特长,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美育润心”系列活动,琴棋书画、以‘艺’抗疫”,用艺术活动点亮生活,点亮希望,增强学生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吹竹笛,是徐冬豪的业余爱好之一。疫情以来,他将《你的答案》《孤勇者》等流行歌曲用竹笛演奏,录成视频,在学生群内分享。一曲曲动听的笛音,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下围棋,是徐冬豪的另一爱好。4月初开始,他每天都会组织棋友会,师生举棋对弈,体会棋局乐趣,感悟人生智慧。作为公寓网格辅导员,他精心组织“携手同抗疫,打卡展风采”活动,瑜伽、健身操、吉他弹唱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打卡项目。为弘扬抗疫精神,致敬抗疫英雄,他组织了“绘青春风采,聚抗疫力量”抗疫手抄报展,发动学生们拿起画笔,用精美的文字和精致的绘画宣传抗疫知识。大家以‘艺’抗疫,点起爱的光亮,传播抗疫正能量。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封校生活不再沉寂,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气。
用心守护,以爱相伴,让疫情中的校园充满阳光,在与新冠疫情的战争中,我们一定是胜利者。(审稿/檀祝平、邱程、李颖、戎琳燕)





